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一百周年园庆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百年园庆 » 校友之家 » 校友故事

吴涤、葛弈平:三十年之后,又回到这里
发布时间: 2015-03-25  


 
师大幼儿园已经100岁了。一个百岁的老人,应该是老态龙钟了吧,可是这个已经百岁的老园,却是方圆数里之内充满了最多童稚笑声的快乐家园。
   孩子们越来越多,游乐设施越来越多样,课内课外的活动越来越丰富。看着这个热闹而喧嚣的乐园,我几乎快忘掉自己也在这里度过了三年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。
   三十年前,这里只有孤孤零零的一座苏式教学楼,四个仅有的教室里面容纳了日托2个中班和2个大班,小班和全托的孩子都在“前院”;楼前面一个小小喷水池是孩子们夏天最大的乐趣,可以跳进去玩水打水仗;游乐设施似乎只有区区的两个攀登架、两个转椅和一个木头的跷跷板。现在日托楼所在的地方,还是长着荒草的一片空地,孩子们总在这里玩丢手绢、找朋友,夏天则是争前恐后地集体抓蚂蚱。
但即便是这样物质匮乏的条件下,师大实验幼儿园一直都是学前教育的先行者。就在这里,年幼的我养成了极为专注的阅读习惯,上小学前,认识的600多字使得我能够不费力地读懂所有的儿童读物。阅读的习惯,对人的一生影响是如此之大,潜移默化之中,还能够全面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和专注力,优秀的读物还可以培养高尚的情操,树立正确的是非观。
三十年前,师大幼儿园已经蜚声海外。今天幼儿园图书馆的房间,正是三十年前孩子们为一批一批海外访客呈现才艺、展示成果的舞台。在孩子眼中,那个铺着木地板的房间,是见过的最宽敞明亮的地方,在这里搞的活动,仿佛盛大的游园会一般热闹。
久远的记忆中,还曾经在慈爱的白老师、牛老师的家里寄住过,三十多年前时髦又爽快爱笑的刘老师,也在几年前过了退休的年纪——多盼望有那么一天,能再见到她们,再听到她们亲切的声音,看到她们已经盛满岁月的笑颜。
一年一年,幼儿园不知送走了多少大班的孩子,又迎接了多少懵懵懂懂的幼儿。三十年之后,我又带着一个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小丫头,回到了这个启蒙的地方。
幼儿园变得大不一样,孩子们也和三十年前的完全不同了:表达能力更强,自主意识更强,也更金贵了,自理能力却大大不如从前了。入园之前一直很担心,比我们还年轻的幼儿园老师,怎么能应付得了花样百出、脾气各异的新世纪国宝们呢?
到今天,葛弈平小朋友在师大幼儿园度过了足足四年最最快乐的时光。回想那么美好的四年,对孩子、对家长都是难得的成长经历。我们看到年轻老师表现出了超乎预料的能力和决心,连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以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。平平在蒙氏班里体会了从前不曾体会到的快乐:曾经乐颠儿乐颠儿地跟着大孩子疯玩,也曾经整整两年承担了负责任的小姐姐的角色。
家里的老人曾经怪责我不深入了解平平的幼儿园生活,我却一直有自己的看法:我相信平平,更相信幼儿园的老师;我看到孩子在成长,学会的新的本领,却没有更多的坏习惯,我看到孩子天天都有快乐的心情,时时都在诉说小朋友们的趣事——童年是短暂的,过去了就不再来;在这短短的几年内,能维持乐观的心态,保留一段难忘的记忆,这就是最重要的。父母虽然爱孩子,但是很有可能不具备系统性的幼教理念,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不一定妥当,也不能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社交环境——而这些,正是幼儿园的长项。
师大幼儿园在教育创新方面的实践是非常吸引人的:通过四年蒙台梭利班的学习和“工作”,培养了平平对数学和阅读极大的兴趣;在这两方面的兴趣,平平直到上了小学之后,仍然一直在延续。混龄的教育方式,培养了平平的自立能力和责任感,直到今天,她仍然是那么乐于助人,而且,一直像在幼儿园一样,健康、快乐、积极向上。
我希望,希望等到她长大之后,可以像我这样,一直铭记着学前的快乐时光、曾经的亲密伙伴,将每日蹦蹦跳跳带操活力无限的张老师、说话总是那么温柔的尚老师、特别招小朋友喜欢的周老师、离园那日带着红眼圈的台老师、声音和笑容一样温暖的廖老师、晚上一起做伴做了三年的崔老师,以及众多谆谆教诲、体贴照顾的老师们牢牢印在心里,还有这个培育她成长的幸福家园——北师大实验幼儿园。

与班级教室和小朋友合影留念  二排左二
 

在班级操作教具图片

 
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一百周年园庆
版权所有 ©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    技术支持: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网络中心